学术刊物

学术刊物

《山大史学》学术期刊

来源:永利官网 发布时间:2024-04-29 点击数:

陈尚胜

去年冬,历史文化学院同事在新落成的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博物馆进行年度学术报告会,以纪念山东大学历史系建系70周年(1949年山东大学开始单设历史系)。会上,大家在分享与讨论同事学术报告的同时,特别缅怀建系以来的前辈先贤。1950年代山东大学能以“文史见长”闻名于世,是与杨向奎、丁山、童书业、王仲荦、郑鹤声、张维华、黄云眉、陈同燮、赵俪生、吴大琨、卢振华、华山、韩连琪、孙思白等为代表的历史系诸位前辈的学术研究是分不开的。他们所秉持的朴实厚重、精勤严谨、执著专注的优良学风与经世致用的史学情怀,正是我们所应发扬的宝贵学术传统。

历史学作为一门学术,人们是要通过这门学术研究来了解人类的过去,她的最高使命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要求史学家从长时段或关联化的微观历史事实来揭示人类过去的经验与教训,从而为人们把握今天和创造明天来供给历史知识营养。人们在历史研究过程中,不仅受到各民族、各国家的历史记忆(例如史料)之影响,更会受到各个国家、各个时代的需要所驱动。譬如,梁任公于1902年倡导“史界革命”,则与晚清社会民族主义思潮和中华民族图存图强有着很大关联;顾颉刚等人在1934年创办《禹贡》杂志,也是通过史地研究来聚焦中国的民族与边疆问题,以警醒国人提防外国侵略和肢解中国的图谋。1950年代我国史学界关注“五朵金花”(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汉民族形成问题)的研究,则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意识形态建构所驱动。而当下对于中国文明的研究,也显示了在全球化过程中中国社会对于国家主体意识建构的需要。

目前,史学研究者在面对一个以互联网为纽带的世界时,不同程度感受到新史料与新研究信息的快速传播所带来的空前影响,历史学者之间跨越具体分支学科、跨越学校、跨越国家的学术交流与对话更是十分活跃。即使当下的跨国往来被新冠病毒疫情所阻困,但仍然妨碍不了学者们通过网上的学术交流和讨论。身处我们这样一个历史学传统十分悠久的国度,历史学者更有责任提供别人看不到的史实,来引导人们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寻求对话与理解,以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学互鉴。而身处这样一个时代,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同事们觉得有必要创办《山大史学》,不仅仅要表达和记录我们对于当代历史学发展的一份关怀与相关议题的对话和讨论,也想使它发挥学术苗圃的功能,来哺育和培养学术新人和学术新议题。

本辑文章主题,包括中华文明起源问题、中国古代制度史、16世纪末东亚壬辰战争史和欧美全球史研究。大家从本辑文章作者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到,我们决非是把《山大史学》办成本院同仁刊物。我们希望这个学术园地成为我们与校内外乃至国内外学人进行学术交流的一个平台,不断加深和拓展历史学研究的议题。因此,我们特别祈盼海内外学者的大力支持!

陈尚胜

二〇二〇年十月二十日